轻量化的 AI 物联网平台

🏗️ 行业背景

当前全球桥隧设施面临老龄化加剧(国内20年以上桥隧占比达37%)、车流量年增8.3%的压力,传统管理方式存在三大矛盾:
1) 人工巡检效率低(单次隧道全面检测需72人时)
2) 突发事故响应超30分钟
3) 设备故障导致年均运营损失超¥800万[1,4](@ref)

💡 核心痛点

结构安全盲区

传统检测无法实时感知毫米级形变,2019-2024年因结构缺陷引发事故占比达62%[1](@ref)

数据孤岛

BIM模型与IoT数据分离,施工阶段变更同步延迟超48小时[2,3](@ref)

🛠️ 技术方案

北斗+AI双核监测

► 厘米级定位精度(±3cm)
► 128种设备协议兼容[1](@ref)
► 裂缝识别准确率98.7%

BIM全生命周期

► 参数化自动建模(效率提升70%)
► 4D施工模拟碰撞检测[2](@ref)
► 钢筋用量误差<0.5%[3](@ref)

📈 实施成效

故障率下降

施工效率提升

混凝土节省(万m³)

*基于杭州有智云平台在深中通道的实际应用数据[4,5](@ref)